手机版 | 登陆 | 注册 | 留言 | 设首页 | 加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单招题库 > 文章 当前位置: 单招题库 > 文章

2023年河北省高职单招考试十类和高职单招对口电子电工类、对口计算机类文化素质(语文)考试大纲

时间:2023-09-11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2023年河北省高职单招考试十类

和高职单招对口电子电工类、对口计算机类

文化素质(语文)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是依据国家发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同时结合我省普通高中和中职学校语文教学实际情况编写制定的。


一、考试总体要求


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重点考查学生的语文知识、能力水平,重视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


(一)知识要求

1.理解常用字、词的意义,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含义;了解中国文化常识、文学常识。

2.掌握常用字音、字形,正确书写现代规范汉字;背诵古文、诗、词名篇;熟悉中国历代主要作家的代表作品及其主要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和修辞知识判断句子对错、理解文章内容。


(二)能力要求

1.识记:指识别和记忆能力。要求能够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2.理解:指领会能力。要求具备理解现代文、文言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子的能力,能够领会日常交际语言中的意思表达、目的和意图。

3.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的能力。要求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语言特色。

4.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能力。要求能够对现代文、文言文、诗词进行鉴赏、分析、评价。

5.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能根据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表达,能判断常用应用文文种的格式、语言是否规范、准确。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基础知识

要求:准确判断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理解并正确运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够辨析病句、判断日常生活中的最佳表达;正确排列句序;正确选择名句名篇及其作者、出处等。


(二)阅读理解

要求:能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正确判断常见的修辞方法、说明方法、论证方法。理解文言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子。


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闭卷笔试。


(二)试卷结构

语文,单科150分。采取与数学合卷考试方式。文化素质考试科目语文和数学两科满分共300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采用客观题型机读卡作答模式。


(三)分值比例

文化素质考试语文分值比例如下表:

试题类型

小题分

小题数

模块分值

1

单项选择题

4

30题

120

2

文言文阅读

4

5题

20

3

古诗鉴赏

5

2题

10

合?计

37题

150


(四)样题示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咽喉

呜咽

哽咽

细嚼慢咽

B.记载

载重

刊载

三年五载

C.应该

应届

应允

应有尽有

D.强大

强调

倔强

强词夺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英雄辈出

殚精竭虑

按部就班

迫不及待

B.趁心如意

言简意赅

和蔼可亲

出类拔萃

C.川流不息

以逸代劳

富丽堂皇

精神焕发

D.扬长而去

步入正轨

中流抵柱

一张一驰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2016年上半年数据显示,房价的涨幅大大超过金融产品回报率的平均水平,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让金融市场只能望其项背。

C.火星探测器研制首席专家说,没有敢想敢做,无所不为的勇气,我们就不能够克服重重困难让我们的探测器飞向神秘的火星。

D.孔子和弟子们在一起,谈的都是事关天下苍生的大事,他们不会求田问舍,不会蝇营狗苟,他们是胸怀天下而又洞穿未来的大丈夫。


2.文言文阅读(每小题4分,共20分)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师 ?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受:通“授”,传授。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众人:很多人。

C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无论,不分。 ?

D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哪,岂。


(2).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则耻师焉

C.或师焉,或不焉 ?????D.择师而教之


(3).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之学者必有师

B.吾从而师之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D.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师。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作者对于那些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却不如这些人的士大夫,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3.古诗鉴赏(每小题5分,共1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出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开篇点题,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诗人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竟忘了归去。这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

B.领联是全诗的高潮,也是全诗最吃紧处,诗人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

C.颈联从上一联中荡开,进一步写诗人唯兴所适,哪里还计算路途的远近。当诗人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怎能没有怀依依惜别之情呢?

D.尾联从远处转向近处,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示的是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并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出来,与前句“春山”“夜”“月”遥相呼应。


(2).对“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结构上看,“掬水”句承首句的“春”,“弄花”句承第二句的“夜”,笔笔紧扣,自然圆到。这两句承前启后,形成全诗的高潮。

B.两句写山中盛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情物态。面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可见诗人童心未泯,逸兴悠长。

C.“掬水”句讲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

D.这两句精于炼字。“掬"“弄”二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足见诗人炼字功力之深。

上一篇:河北省高职单招数学练习题17

下一篇:2023年河北省高职单招对口计算机类专业能力测试考试大纲

推荐阅读
冀ICP备2023034463号  |   QQ:52857869  |  地址:河北秦皇岛山海关区102国道红瓦店  |  电话:13730391331  |  
Copyright © 2025 河北起点单招网版权所有